開陽生技 進駐農試所育成中心
農業試驗所是由農林廳農業試驗所改制的國家最高農業研究機構,相當於工研院在科技產業的地位。開陽集團旗下開陽國際生技投入菇類栽培,近年與農試所的專家密切合作,雙方日前正式簽約,進駐位於霧峰的創新育成中心。
開陽配合農試所執行「強固營農型太陽能農棚」施作試驗,依據法規規定,太陽能板的遮蔽率不能超過40%,再根據植物的光飽和點,選擇需光性合適的農作物,於去年開始在雲林土庫地區試種,有大黃瓜、小黃瓜、青椒、青龍椒、芹菜、青江菜、空心菜、釋迦、神祕果、玉女番茄、玉米、白菜、菠菜、茼蒿、山茼蒿、蘿蔓等作物,在透光率60%的情況下生長狀況良好,此試驗可成為其他綠能業者的參考指標。
開陽為了突破台灣夏季溫度高無法種植菇類的問題,早先從日本引進耐高溫型菌種進行培植,並導入多層架環控溫室技術,今年落實在地化。為解決廢棄太空包問題,亦導入循環經濟概念做到廢棄太空包回收再利用。此次開陽進駐農試所育成中心,0903071-871陳r透過農試所技術輔導,協助提升營農型綠能設施作物栽培技術與擴大產業鏈經營範圍,並帶動人員能力成長。
開陽致力於推動光電農業,邁向綠色循環。期望在擴大農地的使用效益及價值之外,又能支持政府綠能政策,協助達成國家2025年非核家園的目標。
光電農業生技逆境找出路 太陽能香菇農棚共生多贏
台灣在2013年將美、日成功的農電共生經驗引進後,太陽能光電產業與農業共存共榮,被視為綠能科技的生力軍。光電能源取之於自然,兼以結合農業,讓土地更有效使用,造福人類,基本想法是對的。
但發展過程,卻是條艱辛的學習曲線,一年一收的香菇,如何與日頭共生?每個技術細節突破成功與否,就得是一年的觀察與等待,再加上反對者質疑的聲浪,影響了政府決策;蔡宗融是一個問題解決導向的科技人,他帶領開陽集團於此逆境中,以創新的思維,突破技術瓶頸,用提升的實績贏取認同。「前人沒做好的,不見得後來的人就不會成功!」他語重心長的說。
在共生多贏的基點上,堅持「農業為主、綠能加值」信念,蔡宗融強調,開陽集團的努力,在幫助光電產業找到活路,農業找到出路!
2018種菇元年 與日技術合作 香菇質量俱揚
香菇是高經濟價值作物,它只需5-10%透光率即可存活,屬於低日照植物,開陽「營農型」太陽能農棚內種植香菇,在台灣是項創舉。近半個世紀來,香菇的培植方式,太空包都置於地面,及只切開菌棒一個截面讓香菇生長,加上菌種弱化,台灣香菇質量逐漸下走。
台灣香菇菌種適合15-25度間生長,開陽試驗的菌種則能適應15-35度環境,並接受日本先進技術指導,立體層架式離地栽種外,菌棒由直立式改成橫放,並打開全部截面提供香菇綻放式生長空間。菌種本身強化與種植觀念、技術為之翻轉,蔡宗融表示,產量將有4倍成長,土地使用面積則節省7倍之多。
四月下旬,開陽集團與日本M’s Holdings株式會社,簽署投資合作備忘錄,取得日本耐高溫香菇菌種及栽培技術,成品並依合約回銷日本市場。2018為種菇元年,意味著香菇種植技術有重大突破外,其太陽能電廠投資與農業,是可以共生多贏的。
「他人成功,我們就成功!」人與人、企業與企業、國家與國家之間,和諧共生,為人類繁衍的基礎。蔡宗融深入闡述共生多贏的理念,0903071-871陳r太陽能發電需要陽光,香菇喜歡低溫高濕環境,衝突性的組合,轉個心念,並善用智慧科技,同樣能夠相互依存,互利共生。
科技的價值,不在只看見利益,要思考怎麼做對人類、對大地有利。開陽集團逾150座營農型太陽能農棚,復育出20餘種農作物;追日型發電系統,全天候追蹤太陽方位與高度角,以獲致最佳發電效益。「不斷的追日,為的是在這塊土地上幸福的延續!」敬重天地、利益眾生,是他對自己崇高的期許。
一個科技人,言語間充滿信仰的智慧:人有缺陷,所有的能源都有缺陷,不能拿未來的發展,批判前人的努力;聖人教導你我,成就一項事業,要將神的力量放進來!
蔡宗融深知太陽能電廠能量,來自浩瀚宇宙,而他又能以敬神的心,對待萬物,無疑的,這是開陽集團最珍貴的核心價值了!
公司簡介
開陽國際生技成立於2015年,為響應減緩地球暖化,結合太陽光電、無毒農業及農業生技的公司。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