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亞異業結盟 搶太陽能模組資源化商機
成亞資源專精於太陽能模組回收處理,也是全台第一家矽碇加工廠,把太陽能晶圓廠產出的廢棄切削液提煉成矽碇,做為電爐的化學升溫劑,取代傳統價格較高的矽鐵,成為鋼鐵業的助燃燃料,發揮縮短冶煉時間、節省電費成本的效益。
董事長陳皇志表示,為推動廢棄太陽能模組的循環經濟效益,成亞去(2018)年5月與工研院材化所、北科大、成大、中台資源等,成立台灣太陽能模組資源化產業聯盟(SMART Cycle),投入太陽能模組回收技術研發。歐洲的太陽能面板回收再利用率接近100%,去年更發展機械和熱處理程序,矽基光伏面板達到96%回收率,剩下的4%則利用「廢棄物到能源」技術,應用於能源的回復程序。他期許SMART Cycle團隊發揮如同歐洲太陽能面板回收再利用協會(PV Cycle)的功能。
成亞資源今(2019)年取得BSI英國標準協會BS8001循環經濟標準驗證,3月更獲中華經濟研究院所頒發第一屆台灣循環經濟獎之跨界整合類銀獎,顯示其實踐循環經濟的成果。4月更與辰亞能源、臺灣立方共同簽訂台灣太陽能模組資源化戰略合作協議,相關企業陸續加入後,將快速成長茁壯,發揮異業結合的實質功能並擴大綜效。
環保署統計,2017年台灣太陽光電廢棄物數量約3,000公噸,預估2023年達1萬噸,2035年達10萬噸,顯示須未雨綢繆,積極謀求未來解決之道。台灣具備太陽能板回收處理能力,除役的太陽能板帶向資源化發展,可創造巨大的循環經濟。太陽能模組內含62.7%玻璃、22%鋁框、3.5%矽晶片及醋酸乙烯酯聚合物、背板、接線盒等。目前的技術可分離各類物質,但回收處理務的實際困難在於太陽能模組未達報廢年限,廢棄量少,難以支撐工廠營運,與環保署「有技術、沒規模,拆解、分離、回收都不是問題」的說法一致。
成亞資源 開創產業共生商機
成亞資源科技是全台灣第一家矽碇加工廠,成功把太陽能晶圓廠產出的廢棄切削液提煉成矽碇,作為電爐的化學升溫劑,取代傳統價格較高的矽鐵,成為鋼鐵業的助燃燃料。新產品具有縮短冶煉時間、節省電費成本等效益。成亞資源今年加入綠色小巨人計畫,成功取得BSI英國標準協會「BS8001 循環經濟標準」驗證,展現推動循環經濟的決心。
過去廢棄切削液去化路徑不成熟,多數堆置倉庫,台灣已堆置近2萬噸,每月切削矽泥至少有2千噸待處理。成亞資源成功將廢棄物資源化,順利解決太陽能產業切削液、矽汙泥回收問題,成為可供應鋼鐵業所需的燃料,這項技術領先日、韓、大陸,成功扮演太陽能產業、鋼鐵產業的跨界橋梁。2018年擴大針對半導體廢棄物,未來針對太陽能廢板全量資源化,預估每年生產5千噸矽碇,已有多家著名鋼鐵廠客戶穩定使用,促成科技與傳統產業互利共生,讓資源得以永續循環利用。
成亞資源董事長陳皇志親自領軍成立專案小組,加速高科技產業走向零廢棄的目標,以三階段路徑(診斷、3Re-design、找資源物二次市場)升級創新思維。陳皇志說,科技愈發展,相對廢棄物會是首要解決的問題,若能把廢棄資源重新再利用,才能推動產業共生的循環經濟,成為真正永續大贏家。
樹立循環經濟體系新典範 成亞廢砂漿回收技術 獨步
跟大多數的高科技產業一樣,太陽能矽晶圓產業的專業技術是在於長晶、切晶,對於製程產生的廢砂漿,一直還是摸不著頭緒,大都數還停留在付費給清除處理業者去處置,距離零廢棄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廢砂漿是太陽能矽晶圓廠最主要的廢棄物,對國內的廠商來說,綠能、茂迪、中美晶、友達、旭晶等,廢砂漿的年產量保守估計上看2.4萬公噸,其中固體物占約五成左右。廢砂漿的固體物都是矽或矽化物,從鋼鐵的角度來看這些成分,都是煉鋼可以用來還原跟升溫的添加原料。目前煉鋼是使用矽鐵做還原添加原料,但是矽鐵不便宜、又只能仰賴進口,如果能夠將太陽能的廢砂漿加工製造給鋼鐵業用,對兩個產業來說,都有需求。
成亞資源看見這個需求,在2014年籌組技術團隊,投入研發加工製造方法,也跟成功大學合作引進專業檢驗技術,從多元面向去挑戰對這個任務。首先遇到兩個不同產業如何整合連結的問題,太陽能產業跟鋼鐵業是原本沒有任何交集的,先釐清雙邊的需求之後,與鋼鐵廠展開一連串詢問溝通、打樣試用、檢討再研發。在2015年9月成亞的第一條生產線製造出矽碇,一直到現在,年產能3,000噸,目前有多家鋼鐵廠客戶穩定使用矽碇(脫氧材料),亞成仍將持續進行循環利用技術升級,以獲得更多合作夥伴的掌聲。
成亞資源成功做到了產業連結橋樑的角色,讓太陽能產業跟鋼鐵業之間,多了一條跨界的新路徑,廢砂漿藉由這條路徑得以循環再利用,零廢棄不再是遙不可及夢想,成亞資源成功實現了構築台灣循環經濟體系的一個典範。
公司簡介
成亞資源科技成立於2014年9月,是一個相當年輕且具高度研發與品管能力的資源再生事業體。 過去太陽能板製造是台灣政府主力推展的潔淨能源之一,然而在矽基太陽能板的製造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必會產生事業廢棄物-「矽泥」。而如何地妥善地處置矽泥,確實是件不容易的課題。而成亞公司現階段的主要業務,即針對台灣太陽能面板事業所產生大量的「矽泥」予以有效地再生與再利用的解決方案。
成亞整合了現有的市場、技術與資源,透過經濟部學界科專計畫進行相關技術研發之外,並於2015年6月正式於台南仁德區設置產線。目前已成功地將矽泥中的矽原料或碳化矽原料製成符合鋼鐵廠規範的矽錠與碳化矽錠產品並開始量產。我們之所以能夠突破市場關鍵性的困難點,最主要歸功於『結球工藝的精進』、『高度的客製化能力』以及『可信賴的品質檢驗能力』三大面向。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