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科技運用直接保證 新創產業添動力
天空科技成立於2009年,主要從事於3D印表機製造販售,董事長黃國明原任職於國際知名印刷設備供應商, 28歲創業,自此栽進由長、寬、高三個維度所構成的空間,投入3D技術、機器人軟硬體研發及創客教育市場的推廣,每天把自己當超人,從創意發想、研發試產、品牌推廣,到設備量產,都要求達到極致,並以SKYMAKER(天空創客)自有品牌打入市場,以創客教育及機器人的程式教學鎖定教育界,客戶群涵蓋國內80多所學校。
黃國明回憶創業以來,最大的困境是接到訂單卻沒資金,創業初期投入研發但營收有限申請融資困難,幸賴信保基金直接保證機制協助,自金融機構取得營運週轉金,即時化解經營危機,因此,要誠心提醒有意創業者,在創業前就應瞭解政府資源及財務融通管道,俾利企業經營。
天空科技 推出3D列印新品
國內前三大3D列印品牌-天空科技,發表多項3D列印機與3D掃描器產品,包括:粉末成型3D印表機(PDM)、高精密光固化3D列印機、高階FDM全彩印表機、熱熔堆疊3D印表機(PDM)、光柵式高階3D掃描器、入門級3D掃描器等。
2016年被業界喻為3D掃描元年,天空科技3DPandoras旗下的一個高階品牌是Era系列推出D掃瞄器,具有掃瞄速度快、顏色佳、點距小、點極高的精密度等優勢,掃瞄出來的物件最高精度可以到0.01mm。天空科技在Era高階掃瞄器專門開發的一套軟體,擁有針對多角面的特殊處理功能,如自動消除錯誤掃瞄點、雜訊點、平滑處理、向量過濾、自動模型面優化、自動補破面或自參數設置多角平面、模型消除修正等等高階功能,輕易將數位化產品作到最高品質。
天空科技粉末成型3D全彩列印機,屬粉末沈積成型技術,是真正全彩CMYK 3D印表機,能實現彩色列印的功能,除了列印各種彩色3D物件或一般單色工程3D物件外,還可以應用在淺浮雕的彩色應用,以及應用金屬材料的粉末可以混合在石膏內,可以燒鑄銅合金、鋁合金在內,作翻模使用,適合應用的行業,包括:商業產品、建築、消費品、教育、娛樂、食品等。
天空科技 3D列印高品質
天空科技主攻3D印表機創新研發技術,在3D列印的機械運動緩沖控制方面,成功解決當機器在急速列印運動時,將A點至B點運動的緩沖作了PWM運算。
對3D列印軟體切片控制部分,使每個3D圖形,重新作切片,並能在關鍵的位置作支撐的定位點。
天空科技也聚焦3D列印的噴頭進料裝置,解決ABS和PLA耗材共用一個噴頭的問題,突破市面上產品無法同一個噴頭使用二種材料的限制。
3D魔法列印盒小兵立大功!天空科技讓設計變得更簡單
如果你常逛量販店,一定會發現,3D列印機廠商開始派出專人,向消費者解說,以「大潤發」為例,就是如此,這顯示3D列印機鎖定個人,進入家庭,一般人可以動手操作、設計具個人特色的產品,甚至還能用來創業。
明年2月底,政府將舉辦3D設計師證照考試,預料會掀起3D列印機的買氣,可以想見3D列印機將更普及,廠商免不了要上演價格戰,消費者也可以低廉的價格買到。
回想今年初,3D列印機售價是10萬元,最近跌到1萬元,然而,生產3D列印機的天空科技不願意加入價格戰。這家只有12名員工的小型企業強調創新,他們研發「3D魔法列印盒」,能讓表面粗糙的3D列印成品,變得光滑平整,售價不到10萬元的機器,列印效果卻能超過售價百萬元的機種。
天空科技在今年將「3D魔法列印盒」放上美國的銷售網站,迅速打開海外市場,源源不斷的訂單來自美、加、日等20國,營業額有八成來自外銷。
因為擁有創新能力,11月底,天空科技獲得經濟部頒發2014年新創事業獎。
34歲的天空科技總經理黃國明在28歲那年創業,畢業於聯合大學電子系的他在國外做過5D、6D列印機,年薪高達數百萬元,但是,他希望回台創業,就在2009年著手嘗試,而海外累積的工作經驗、技術,讓他在創業路上如虎添翼。
公司簡介
天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08年成立迄今,一直以領先的智慧系統的技術研發,創新發展為追求目標。為了作最好的客戶服務體驗,我們全力在3D列印技術上,日以繼夜的研發,從設計、開發、製造生產、到售後服務,全部一次到位,讓客戶能用最好的價格及品質擁有3D列印機。藉由公司內部全體公司同仁的努力且不斷精進,終於自我研發出一系列3D 列印領先的技術,並創造出了多項3D列印技術的專利。
我們完全掌握了幾項3D列印的成型技術,如FFF、SLA、SLS、DLP、Material Jetting 及 Binder Jetting多種成型技術,並持續增加新的3D技術,例如食品3D列印、金屬3D列印及生物型3D列印技術,我們不斷的提昇各種3D的成型技術,讓公司的產品得以在速度、精度及價格上,都有非常大的優勢,並且真正的原創。
公司的產品目前已出貨全球超過50個國家,並獲得美國、臺灣、日本、新加坡、澳洲、德國、芬蘭、瑞士、瑞典、中南美洲等國家大型客戶企業的指定使用品牌, 客戶的支持與鼓勵是我司不斷前進的動力。
從閉門造車發展至現在混合成國際化的3D技術,公司成立初期到現在,是從2名工程師開始到現在共有超過25位工程師,專門作各項3D技術的開發,為了極大力度的發揮技術實力,也和很多業界及學術界的專家合作,整個核心的研發團隊已超過百人,也因為讓我們擁有強大的軟體技術、硬體 技術及機械整合實力。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